2016-11-22 16:35:28 285
如果说游戏依然是一个男性市场,那么网剧似乎正好相反。细想一下这两年红极一时的网剧,诸如《太子妃升职记》,《花千骨》,《余罪》等等,确乎是从制片,卡司到选题上都更为倾向于讨好女性市场。 而手游已经开始出现了细分市场的热潮,二次元,女性向,大厂纷纷布局独立游戏,网剧似乎也开始同步走上了这样的转型之路。在玄幻,爱情以及犯罪类扎堆的网剧丛中,《校花的贴身高手》这部都市异能类网剧脱颖而出。它走的显然不是寻常路,这样一部作品,大胆地开拓一个新题材且高品质的领域,即便是同质化严重的影游联动及营销模式中,也堪称典范。 爆点重重,超级IP何以超级 复盘这一超级IP一路走来的历程,最显而易见的一个结论,是差异化市场所带来的期望值效应。 《校花的贴身高手》最早是由起点作家鱼人二代与2011年进行创作的网络小说,对于如今IP跨界合作的火热背景而言,网络文学占据了一片大好江山。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网络文学的鼎盛期大致处于2004年-2008年,期间孕育了多种经典流派,此后衍生的众多网文作品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环境,有如现今的手游一般,百家争鸣下,绽放的几乎都是异曲同工的作品,难出差异,难造经典。从2011年开始连载并取得如今这般成绩的《校花的贴身高手》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会被改编成网剧并不令人意外,但这个IP进行跨界传播却另有一样天作之合。 网文的受众多半以学生及闲暇时间较多的社会人士居多,2011年的学生群体,时隔四五年后多数仍然在校,这就为网络剧及手游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最有利的条件——暑期档。随着粉丝的年龄增长,附加的消费能力也随之增长,同时小说与网剧,手游的时间跨度尚短。相较于其它十余年前的网文改编的影视游戏作品而言,《校花的贴身高手》的粉丝们已经成长为了既有时间,也有一定消费能力,同时流失度较轻的一个群体。 而《校花的贴身高手》这个IP对于女性向居多的网剧界来说,无异于再次点燃了差异化的一把火——一部集合玄幻、悬疑、异能的烧脑剧,同时又具备“后宫向”宅男属性,甚至被称作“宅男收割机”——笼络了大批的潜在男性网剧受众。此前男性受众最多且质量最高的网剧非《余罪》莫属,而相比《余罪》61%的男性受众比例,《校花的贴身高手》则直接蹿升至73%,成为2015年度播放量排名第四的卖座网剧。四季完结,《校花的贴身高手》总播放量共22亿,成为都市异能IP中的最强成绩,无疑为这个网剧中的空白领域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与网剧及小说调性一致的是,手游《校花的贴身高手》同样十分注重宅男向设定,不仅有内容丰富的养成设定,养眼的美术风格,本作还加入了轻AVG设定以及爆衣战斗系统,与网剧一起联动的《校花的贴身高手》打出了一张漂亮的差异化之牌。 不一样的营销:与游戏平行的现实校花 《校花的贴身高手》为手游进行的营销推广非常声势浩大,但总的说来有这样一个核心——让现实中的玩家与用户看到一个现实版的校花。 尽管游戏的主角是男性,但主题确是围绕着美丽的校花们展开的,玩家的关注点自然也在校花的身上。《校花的贴身高手》的话题营销方式确实做到了大胆且创新,在现实中上演了“美丽的校花与她的保镖们”的故事。 8月20日,也就是手游刚上架期间,2016赛季中超联赛现场,貌美校花随身携带40高手贴身保护看中超,为恒大助威,彼时现场引发了不小轰动,一度引爆热门话题#校花带40保镖看中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16日《校花的贴身高手》手游开启双端公测,而线下校花又率领保镖们来了一次高调踢馆,高调现身深圳火焰泰拳馆,扬言挑战拳馆传人。而此次校花对拳馆传人道出的一句“狗野,猴大,猴犀利,贴身同我夜亲玩”(粤语,意为“够酷,能打,够犀利,贴身同我一起玩”)又再次成了一个传播热点,而校花寻找贴身保镖之路却尚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