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8 17:17:48 285
早在2017年初,由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中就曾指出,泛娱乐产业的理念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概念中的重要表征和趋势。以“同一明星IP、多种文化创意产品体验”为创新形式的泛娱乐产业预计在2017年总产值将达到4800亿元以上,增速预计为15%。 12月15日第十四届中国游戏风云榜所设置的奖项正式公布,其中泛娱乐相关奖项共计11个,涉及COSER、二次元、漫画、配音、游戏电影、动画、创业公司、营销策划、最佳动漫/网文改编手机游戏等领域。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份奖项设置,以及最后的获奖者身上了解到泛娱乐生态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平台化成为泛娱乐重中之重 从泛娱乐的理念被提出之时,IP就很自然的成为了整个生态的核心,而几大IP改编游戏的大获成功让所有人看到了影游联动、动漫文学改编这种运作强大的影响力和表现力,同时也感受到优质内容在多个平台极强的变现能力。而后来陆续出现的文学、音乐、动漫与电影、游戏等载体之间的互相联动与融合,都是整个产业链在不断试错之后寻找到的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复制成功的模式。 但随着优质IP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创新内容与产品诞生的速度无法满足泛娱乐产业发展需求时,如何优化泛娱乐领域的韧劲和厚度成为整个行业的当务之急。 过去,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内容产出,对产品而言更像是“单打独斗”式的诠释。而2017年,以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为例,将自媒体产出的文章、视频等内容聚合在一起进行分发,当大量针对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被集中推送到用户眼前时,用户不再只是充当“围观者”的角色,而是参与其中进行讨论、传播,甚至还有可能自动自发的也成为媒体。这无形中便成就了2017年泛娱乐产业全民关注,全民参与,全民传播的一个新的趋势,身处其中的每个人不仅仅是玩家,也可以是分享者和传播者。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IP可以经由游戏、文学、音乐、影视、综艺作品的通过相互融合来达到在不同领域的多点开花,也可以同传统或新兴的互联网平台站在一起,用不同的宣传方式或平台来做到更广的覆盖面,并最终影响和主导了泛娱乐产业发展的一些趋势和结果。不仅仅是游戏,所有与泛娱乐相关的领域,在2017年都以创造内容的能力和持续爆发的特点正在成为整个泛娱乐产业的生力军,这也就不难以理解为何今年的中国游戏风云榜中会出现像年度人气二次元平台、年度人气游戏营销策划这样的奖项了。 代表着更多的新鲜血液 2017年,以《英雄联盟》为首的一大批电子竞技项目开始布局实体经济,LGD战队落户杭州后选择与阿里巴巴合作准备打造电竞小镇产业,Snake和OMG也分别选择重庆和成都作为主场来开拓战队未来线上与线下的内容,这样的例子都在说明,不同领域的产业在尝试融合与交汇时,都会产生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点。 该如何看待2017年的泛娱乐势头 2017年,网络综艺全面反超传统卫视打造的综艺,数字阅读的持续增长让电影、电视、网剧在面对原有平台的推广上又新增了一个选择。而在当红主播百花争艳的直播生态中,原本单纯依托主播效应所带来的关注,也向着内容影响传播力的方向在变化。 当95后和00后成为市场消费的新生力量后,他们对于泛娱乐产业的内容产出需求和平台选择也有这明显的变化,这点在第十四届中国游戏风云榜泛娱乐板块的一些奖项设置上也能看出端倪。诸如像年度最佳动漫改编手机游戏奖、年度最佳网络文学改编手机游戏奖的出现,一边说明了市场中产品的主流导向依旧是手机游戏,另一方面也看得出来市场中大部分厂商所关注的人群和受众目标已经不再是80后所喜欢的端游等内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