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3 16:57:16 283
国内的游戏分级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这是一个长久不衰的经典问题,随着主机入华以及游戏禁令的解除,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关注我国的游戏分级制度,这不仅能更规范的引导不同年龄层的玩家购买游戏,也能让一些具有暴力,轻微色情镜头的游戏能够以合理正规的渠道引入国内。 现阶段就连国产卡牌《三国杀》,也逃离不了被和谐的命运,左为和谐前 但直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得到的答案还是只有一个,问题已经提交,还在研究,其它的我们一概不知。 当然说他们不作为可能有失偏颇,稍微搜搜新闻报道就会发现,领导们也时刻的在关注游戏分级的推进工作,虽然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尽快出台分级制度是共同的目标。 不过相关政策的出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繁琐的手续和复杂的流程,包括各方面的利益都在其中搅混水,法治不完善,体制不配合,加上老一辈长此以往对游戏的偏见,中国的游戏分级制度的推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式会改变,政策会调整,到时候国内游戏行业可能将面临一次由里到外的自身洗涤。 更让人忧心的是,每一届两会代表们所提出的方案都把游戏比作毒品,这种陈词滥调的传统能延续到今天,和当年游戏海洛因的宣传遗毒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不排除为了掀起社会效应来彰显政绩而别有用心。 相比较国内的一片白纸,国外的游戏分级制度已经相对趋于成熟,例如美国的 ESRB 通过不同的年龄层分级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性暗示主题,暴力以及粗口是绝对不能兜售给13岁以下的儿童,而最高的 AO 分级也严禁向18岁以下的玩家销售或出借。 而负责审核的 ESRB 成员则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包括员工,教师,玩家等,尽可能的保证了审查的公平性,当审核组成员对游戏的推荐评级达成一致的时候,会送交结果到游戏厂商那里,游戏厂商会针对结果可能会对游戏进行一些修改,并且在宣传包装上也会制定相应的内容。 当然国情不同,各国之间游戏分级制度细节的差异也在所难免,普通用户对自家一些不合理机制的口诛笔伐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典型的则是澳大利亚的分级制度曾经在4个月内禁售超过200款,一些无法在正规渠道购买到的游戏,会放在其它一些网购网站上,但价格会比官方零售价格高出许多,澳大利亚一刀切的做法是否能缓解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暂且不提,但游戏的高售价却是全球玩家集中吐槽的槽点。 针对国情制定更细致化的规章政策也是国家需要长期考察的重点,我国完全可以仿照国外分级制度,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游戏分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的实地考察与互相监督中改进细节,一步一步做出对整个中国游戏行业有利的分级政策来。 其实内参认为,只是要推出游戏分级制度并不难,难点在于政策发布之后是否能进行有效的运作,各部门之间的互相配合以及与游戏公司的接洽工作则是后续的维护难点,对于从没有接受过分级监管制度下的中国游戏公司,要让它们尽快适应改变后的环境,并且督促公司内部尽快出台针对分级制度下的游戏条款规则,这由上而下的牵动,触及整个中国游戏行业,这也许也是迟迟不出台分级制度的重要因素。 相比较其他地区,国内的游戏分级制度推行非常缓慢 via:游戏行业内参 |